Sunday, 23 April 2017

父子拍档~《4驱车探险记-创田园、幌幌走》



“孩子,放下手机,别做低头族,陪爸爸出去走走,看看蓝天白云,看飞鸟飞翔,闻闻稻香味,竖耳听听鸟鸣啼叫声。。。接触大自然”。

 这是田野守护使者猫头鹰的空中阁楼“独立式”。。。





田野的风光,的确美哉!
徐徐微风飘送带着点咸咸海腥味,在风和日丽及阳光普照下的芦荟、小巧树,茅草随风摇曳,姗姗起舞,禾稻秧草挺拔站立,不惧风吹。。。。
水色一天连线,还是被禾稻的泥堤给做了一个区分差线,促成倒映,属于一幅美丽的倒映画。
这里的天空,白云朵朵,抬头昂看让人精神抖数。。。。往下看却又是绿油油一片稻田,煞是美丽。还不是丰收季节,所以稻香还没散发出来,亦不见金黄色稻穗。



炎热天!令人难受。。。连水牛大哥一家也热得不好过。。索性来个集体日光浴。。。有理没理泡泡水、没烦恼!


典型的传统买来高脚屋, 主人不在家,由羊儿、猫儿与其他畜性轮流看屋子,免得被外人侵入。。。


羊儿走在羊肠小径奔驰过来,兴奋的程度以为我们是主人,有携带食料给它们吃。。。
A!肯定让他们大失所望。。。。咱们父子两,根本就是路过。。

兜兜转转几个小时,倦鸟也知返了,咱父子两人脸上也显得有点累,但依然兴致高昂啊!奈何!时间真的不允许,不能让这短暂“探险”展延。。。。
这个乡镇,差不多每天都会经过,就是没驻下脚来用心去观赏,体会它存在的价值, 她的美,她对本地人的重要性,一衣带水,多户人家多靠他维持 生活,种稻养家,够吃够用,自供自给的。。。。

唉!讽刺的是,这里的田地许多已荒废,荒置了好多的岁月。本地人(稻农们)向政府讨了钱买些秧禾后,就荒置不作农了,不然就随随便便、马马虎虎栽下禾稻,任它们自生自灭,天生天养的。。。。

唉!这就是我们政府造就及得以久存下来的怪胎“拐杖文化”。。。若,你是马来西亚人,你就深懂我所说的“拐杖文化”了






记2025 ~清明回乡扫墓

  记~ 清明 《 2025 》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对!就是《清明节三月初七》小时候常念的一首诗歌, 也是每年必须履行的家庭活动之一。 孩提时,对于“扫墓”或 一般人用的词“拜山” 这个字眼非常的敏感,而避之。,有种莫名及无形的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