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14 November 2012

《广西精神,八桂清香》

我是~“广西人。。。但,我只会说上那一点点的“半咸不淡”广西话而已。的确是惭愧难堪的很!

为了要当个称职的司仪~去主持“庆祝关丹广西会馆的58周年晚宴”,硬硬是要学上一两句“广西话“来充场充场,也顺便在网上搜寻及找些有关广西人的一些资料。恍然才晓得“八桂的意思”就是指“广西”啦!,不然,每次听起什么“八桂精神”都不懂其含义所指。
网上酱说~因为“广西”自古盛产“肉桂”,历代文人常以八桂咏喻为广西。
“八桂”的原意是指“八棵桂树,八树成林,一言其大,一言其茂盛”

也在最近看了几集有关于“籍贯”的本地制作的纪录片,也颇真值得让人去深思。观看了过后,相当的认同制作人,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在马来西亚各种籍贯的来龙去脉,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与其所面对危机等。也身有同感,再过多一个十年还是二十年后,咱们的“籍贯方言”肯定会渐渐消失于马来西亚的了。

不信吗?你看我们身边的年轻朋友们,有了孩子后,都是用“华语或是英语”和孩子们沟通。除此之外,很多身为公公婆婆的长辈们,为了和孙子们又更好的沟通,都把本身的方言弃置不用,很自然的转而用华语和孙子们会话沟通。酱的情形话,你说,孩子们还会说上本身的方言吗?都几难咯!除非,你本身的方言就是说“广东话”,哪,就该暂时没那么快就消失的。。。只要,还有香港电影和香港连续集的存在和它的大行其道。

南来马来亚的先贤前辈,一般都是来自中国满清末和民初的南部华人。由福建人,客家人,潮州人,福州人,广东人,广西人等籍贯的人,那时都是被“卖猪仔”般卖过来,被逼离乡背井,背载着债务的也有,被哄骗过来的也不少。。。唉!人离乡就贱了,无奈何,就是为了要“博一博”,“闯一闯”总好过呆等饿死在自己的乡里。

就酱的,一波又一波的,一批又一批的华人南来东南亚各国,然后就落地生根,繁衍了几代。。。唔!不管是什么籍贯都好,然,他们都是拥有一个很强很强的共同点,就是把籍贯的“根源”的价值看得很着重很重,乡谊情怀也很重。也许,当时中国到处都是处在兵慌马乱的年代,“自己人就是自己人”,“自己人就得帮自己人”的情意结作祟,所以,不难了解到为什么这种“籍贯根源”对我们祖先乡贤很重要。

我的公公,在我们还是小孩时,老是爱告诉我们,提醒我们,他,是来自中国广西,北流,大坡外,小一里的三贯村村庄。他特别强调的说,我们是“广西人”。甚至,后来,连我的父亲也一样,不时地提醒我们是“广西人”,更什的是他还命令警告我们,不能在他的脸前说起其他的方言(客家话)搞到我们兄弟姐妹们,在老爸脸前,相对却是“相对无言”“哑口无言”。。。因为我们不会说“广西话”来对谈绘话。。。哈哈!。

坦白说,我们家里的九个兄弟姐妹从小都是用“客家话”来沟通交谈的,因为母亲是客家人的关系,而从小父亲就在外头工作鲜少在家,所以,很自然的母兼父职,那么,也很自然的家里的成员,用来沟通交谈的方言肯定是母系的“客家话”了。那么,在酱的环境下,“广西话”对我们兄弟姐妹来说,是相当相当的陌生,甚至严格点说,是完全不会说。更够力的是,邻居们大伙也是说“客家话”的。说“广西话”的人就是买少见少的了。哈哈!

渐渐的岁月流逝,随着社会,大环境的转变和需要,就好比,本来你不会说广东话的(我有很多在吉隆坡念书的槟城朋友,从完全不会说,到现在可说得满口流利的广东话那样,被逼出来的。。。他们说!)。。。也有的是看太多香港连续集和电影,自自然然的被影响。。。(无可否认得失,电影的影响力也蛮大的!)

今天,环顾四周,你我身边,随手拈来,就有很多像我那样说话的人,用不纯正的语音,半咸不谈的广东话也罢,客家话也罢,广西话也罢。。就是掺到乱了哪里还有所谓的“纯正的籍贯方言语音”的呢?总而言之,你所要表达的话语,意思别人能懂,了解就很好了,足够的了。。。那,本来就是“沟通”的最基本的用意吗!

 个人看来,有几种籍贯的方言应该会比其他的方言更快消失在马来西亚的。。如~广西话,海南话,海陆丰话等等。所以,若,能够多说就多说,能够教导就开办会话班教导给年轻的一辈。不然,多一个十年,恐怕就很难再去承传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记2025 ~清明回乡扫墓

  记~ 清明 《 2025 》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对!就是《清明节三月初七》小时候常念的一首诗歌, 也是每年必须履行的家庭活动之一。 孩提时,对于“扫墓”或 一般人用的词“拜山” 这个字眼非常的敏感,而避之。,有种莫名及无形的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