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约在三年前,也在小女念一年级的时候吧。心血来潮,我就走上座落在不显眼的会馆建筑楼的二楼上的关丹广西会馆里拿了注册会员表格,填妥后缴付了会员费,酱就成了会员。秘书安娣告诉我说,欢迎我的加入,因为会馆的会员人数寥寥可数的,有新会员进来就是好事吗。然后告诉我,说我们的会馆会在什么什么时候会通知会员来开常年大会,也顺便颁发奖学金给成绩优越的学生们以示鼓励广西籍贯的孩子们。
不错吧!学生们若考到好成绩的也会获得会馆的鼓励哦!(记得我小学时,也有拿过一两次的,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各自去领一个“小红包”回来,里面约有5令吉吧!这也已经能让我开心上一整天,哈哈!)


那时,“会馆”真的是个相当重要的“地方”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但提供给同乡们一个栖身之所,一解乡愁的聚所,也是同乡们各自有个照应交流的地方。

当会馆要开常年大会时,恐怕出席会员人数不够,就想到要利用“颁发奖学金”来呼吁会员们出席,也顺便在勉强人数足够下顺利的开常年大会,不亏是一举两得,一石二鸟的好策,也难为了元老理事们的一番用心良苦。
旦白说,在昨天的“会馆”颁发奖学金活动当中见到,会馆的领导层真的出现了严重的断层问题,理事们加起来都快要几百岁了。60-70多岁的元老们仍在主持着大局。我想,这种现象也在其他的籍贯会馆里出现吧!,一样面对酱着同样的问题吧!唉!若,一个青黄不接,断层问题重重的会馆,又怎能把薪火相传,承脉下去呢!火巴老早就被前辈们给点亮了,此时,却不见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去接领它及把它发扬光大的?
其实,各“会馆”所面对的问题不只是会员越来越少,而且领导层也没有年轻化起来。总是给人“老人会馆”的误解印象和感觉。唔!是什么原因导致年轻人迈足不前去参与会管所办的活动呢?宣传不够?活动不能够吸引年轻人参与?活动不能随时代而转型更年轻化,更有活力朝气?还是乐龄的领导层的人们在仍在原地踏步,不进则退。。。的确,各会馆的领导们,实再有需要去探讨和认真去找出固中原因。
不然,“会馆” 也迟早会变成了“ 博物馆”。
有空,就去参观坐坐。当然,我们不想见到“会馆”在苟且喘延,渐渐会变成“ 博物馆” 如斯可悲情形。
有空,就去坐坐,真的。
别,只是为了要让孩子领取那“奖学金“的目的去,而去出席会馆一年一度的盛会。尽量让孩子知道会馆的存在意义。纵使自己了解不多,那就更应该多向会馆处了解了解。不然孩子问起你时,也不懂得怎样回答他们“为什么而来出席这样的活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